以校训精神为指引 走好浙外大学之路——张环宙校长讲授2023级新生思政课-浙江外国语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以校训精神为指引 走好浙外大学之路——张环宙校长讲授2023级新生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日 发布人: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发布部门: 阅读人数:

“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12月14日,校长张环宙以《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全球素养,以校训精神为指引走好浙外大学之路》为题,为2023级全体新生讲授思政课。来自各学院的近900名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讲座,其他同学通过直播收看学习。

     

                                    

张环宙从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谈起,结合同学们对大学阶段的思考,勉励同学们在“明德弘毅,博雅通达”校训精神、在“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全球素养的不断提升中,不断丰富共同的“ZISU”烙印,走好在在浙外的大学之路。

张环宙从“认识大学、认识浙外”“为什么要提升全球素养”“如何茁壮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新时代人才”三方面,分享了对大学之路的理解和建议,讲述了浙外学子成长之路上不负韶华的青春故事。


张环宙指出,要从宏观上认识大学之“大”,了解浙外的底蕴和内涵。要客观理解大学与高中的不同,理解大学之“大”,不在于校园之大,而在于精神之大。要了解、理解浙外特殊的发展历史,感受自强不息、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勇于革新的浙外气质,更自觉的关注学校发展、锤炼专业本领,与学校一起成长、相互成就,成长为可信、可为的新一代青年中坚力量。

张环宙指出,要从微观上理解大学之“学”,重视培养自身全球素养。青年一代,既是持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保障。作为浙外学子,要特别重视培养自身的全球素养,从具备熟知中国国情和政情能力、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参与全球治理所需的国际知识储备三方面着眼,不断提升自身的全球素养和全球胜任力。

张环宙指出,要从实践上将践行校训精神与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全球素养融会贯通。践行“明德弘毅”,按照时代要求,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在崇高理想的引领下,付诸行动彰显使命担当。践行“博雅通达”,在大学生涯中坚持学贯中外、融会贯通,充分利用外语类高校多元文化的优势,学习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积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丰富阅历、提升本领。

在互动环节中,张校长与同学们展开了热切交流,耐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结合学校的国际化交流实践平台,勉励同学们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做好总体规划,树立理想目标、丰富综合素养和实践经验,让“ZISU”的理想之花在全世界绽放。


这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新生思政课让同学们对于校训精神有了更丰富和深刻的认识,对于不负大学时光、成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有为青年,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023级国贸专业陈雨欣表示:“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大学生,要关注国家的发展,也要拓展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挖掘自身专业优势,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2023级翻译专业金淏杨表示:“校长的思政课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具备国际视野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只有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全球素养,我们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与世界接轨,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彰显。”

2023级法语专业伍荣诗语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更加努力提升个人素养,向复语型人才靠拢,践行校训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名优秀的外语人。”

2023级汉语师范专业钦仰斯表示:“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文人,应该通过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开拓国际视野,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023级旅游管理专业刘柯表示:“在校长的谆谆教诲下,我更加坚定了未来的目标,我会努力的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不拘泥于眼前而放眼于世界,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以自身力量,不负青春所托。”